成為高手的學習成長之路

創業篇, 自我成長

有時候常常在想,為什麼有些人就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如果他們從小就是學霸,長大之後出人頭地,那也就算了,

可是很多以前覺得還好的人,也不是特別聰明,為什麼忽然變成「高手」了呢? 在聊天過程中,他們隨口一說就是一番的見識和道理,

心理納悶:「怪了,這真的是他嗎?跟他以前的形像完全不符丫」。想必背後裡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。

所以就來研究了一番,說到這邊,就來說說今天的主題吧,「高手的學習成長之路」。

 

在羅振宇「如何成為高手」 提出的觀點中,高手學習主要就是一句話,「刻意練習和反饋與掛勾」。

也就是做好三件事:

  1. 練習
  2. 刻意
  3. 反饋與掛勾

 

1. 練習:

    所謂的練習,不是一直傻傻的做,就像真正的圍棋高手,不會一直在和人對奕下棋比賽,因為這種練習,叫做傻練。

 

    ■ 拆解知識體系

真正的練習把大的知識體系拆成碎片,成為一個一個小的模組,成為一個小的知識罐頭,然後分別去練。

舉例來說,你要成為一位籃球高手之前,你先要知道哪些是基礎,如「運球」、「投籃動作」、「傳球」、「跑位」 … 等等,

把這個大的知識體系分成各別的「知識罐頭」,針對這些項目各別比去練,把基本功練起來,你的實力才能提升。

 

    ■ 套路

而基本功的本質是什麼,不是初級入門,而是套路。

如你今天要去開飲料店,這時候的學習是找開過飲料店的前輩,好好向他們討教一番,學習他們的經驗,

而這些經驗是在教科書找不到的,這個就是這行的「套路」,當你掌握到「套路」,你學習成長就能飛速。

 

    ■ 不斷反覆練習

光有套路也還不行,接下來反覆不斷的練習,現在人腦神經學就證明,人怎麼就學會一樣東西呢?

就是神經元物理狀態被改變,例如學習這樣動作,它大量的神經元同時就很激動,它激動的時間長了,它們就成為一個神經網路,漸漸的就能連在一起,甚至長在一起。

此後就會變成你很正常自動的意識行為,也就是有「意外」的情況或是短暫的反應之下,你也能夠很快的即時做出一定水準的反應。

 

 

2. 刻意:

    接下來我們講到「刻意」的部份,所謂的「刻意練習」就是「持續的做你不會做的事」。

 

    ■ 學習區

講到刻意,一位美國學者Noel Tichy提出的理論,3個區可以表示為你想學習的事物的等級:近的「舒適區」、最遠的「恐慌區」和中間的「非舒適區 ( 學習區 ) 」。

1. 舒適區: 對於你來說是沒有學習難度的知識或者習以為常的事務,自己可以處於舒適心理狀態。

2. 恐慌區: 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,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,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。

3. 非舒適區:對自己來說有一定挑戰,因而感到不適,但是不至於太難受。

對於一個人來說,最理想的狀態是處於“學習區”,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,一段時間後,“學習區”會慢慢變為“舒適區”, “舒適區”越變越大,而一部分的“恐慌區”也會相應變成“學習區”。

 

我們舉一個簡單的小例子:

有一天學校舉辦一個投桶子比賽,但是不限制你站的位置 ( 距離 ),也就是你可以站在桶子前面,直接丟下去,也可以站到超遠的地方,

後來發現,小孩子自動的分成三區,

第一區:一群小孩子自動站在桶子前面,每次丟都能進去。

第二區:小朋友站在最遠的地方,一直丟,但怎麼丟都不會進 ( 因為距離不夠 )

第三區:小朋友站在適中的距離,有時候丟的進,有時候就丟不進。

因為第一區和第二區的小朋友,他們都「害怕失敗」或是「被責罵」,所以站在最前面 ( 100%成功率 ) 可以做的很好,

或是站在最後面,反正投不進很正常,不會被罵,偶爾不小心「賽到」一顆,就顯示自己很厲害。

而站在第三區的小朋友,恰恰是最能學習成長,勇於挑戰的一群小朋友。

所以「刻意練習」中的「刻意」,首先你就必須先站在「非舒適區 」來做一個學習。

 

    ■ 學習的本質,永遠不舒服

刻意學習,就是要不斷逼自己要隨時思考,不進入熟悉的習慣領域 ( 肌肉記憶 )。

什麼是習慣領域,就是所有的動作變成自動意識的 ( 不需動腦就能執行 )。

舉例來說,高爾夫球有一位名人老虎伍茲 ( Tiger Woods ),他們在揮桿的時候,永遠不會讓自己進入舒適區,平時訓練經常找高難度的情形,

設法讓自己挑戰一些高難度,任何一個動作,他都不允許進入舒適區,他都要控制它,因為比賽中的一點點小誤差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

如賽車手在賽車場上,每個動作都有意識,絕不允許他進入自動意識的狀態,因為每個過彎都是關鍵,絕對不允許任何的誤差或失誤。

如菲爾普斯,教練除了制訂其他訓練計劃之外,還不時給他製造各種意外,如泳衣破了,水道出現問題,導致菲爾普斯對於所有意外情況從來不慌。

反而練出本事,一旦遇到意外,反而更加興奮。

普通的人,會拚命練自己已掌握的動作 ( 舒適區 ),而高手就會挑戰那些高難度的動作。

 

3. 反饋與掛勾:

    好的學習環意就是指能夠提供「即時反饋的環境」。

 

    ■ 即時反饋的環境

那什麼是即時反饋的環境呢?像是學校考試不是即時反饋。它太稀疏了,一個學期也就期中期末兩次考試。

所謂的即時反饋,正你每一個微小的進步,外界環境都會給你一個反饋,告訴你對了還是錯了,是已經夠了還是得繼續練。

例如 80 年代的文學青年投稿不被錄用,自己覺得懷才不遇,發牢騷。為何現在這種人少了?因為現在人寫東西放上網路,反饋即時,寫得好讀者自然會多。

如:著名的運動教練约翰·伍登 (John Wooden ),心理學家發現他只有5%和6%的話是在表揚和批評,很少關心是好還是壞,他只關心發不同的指示,他有75%都是非常具體的給你反饋。這個動作怎麼做,改,下一個動作怎麼做。不斷對你細小的動作做出反饋。

 

    ■ 學習是跟自己以前所知的知識做掛勾。

除了即時反饋之外,其實還有一門學問,就是想盡辦法讓「新的知識」和你的知識系統做一個「連結掛勾」。

如你看到一篇好的文章,很多人看完了之後,就會把它收藏起來,但過不了一段時間,你就會忘了。

所以如何讓這些好的文章變成你知識系統的一部份,就要善用「連結掛勾」。

如你在看完一篇文章的時候,一定要順手寫下自己的評論或心得,哪怕只是一句話,

這個動作就是讓你跟知識體系做一個掛勾,因為你的評論雖然不長,但他它過你的大腦消化之後,用你自己熟悉的方識產生一段話

無形中你就能記憶和消化這些文章的重點。

 

舉例來說,我們常常看一些圍棋高手,他們都能夠做到「覆盤」的動作,常常讓人覺得很神奇,為什麼他們辦得到呢?

註:「覆盤」是指對局者在下完一盤棋之後,將剛剛下完的這盤棋再從頭一模一樣的擺出來檢討。

因為我們普通人是一步一步去記憶棋盤,而真正的高手是在腦海中已經存在許多圖譜和解法,透過這些圖示記憶和自己做掛勾。

所以他們只要記得18手棋和 「A棋譜」的下法不太一樣,而不是重新去記憶這18手下棋的順序,自然而然就能做到「覆盤」的動作。

所以我們學習知識也是一樣,知識的學習是你要不斷和它互動,要不斷讓新的東西和自己所學做一個「連結掛勾」,這樣你的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。

 

 

碎片化的符號,只是訊息。

結構化的信息,才是知識。

所以,探測一個人是不是有某個領域的知識,不用考他訊息,而要看他能不能在訊息之間構建關聯。

 

 

 

Gimmy
作者: Gimmy
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 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

發表迴響